新疆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简介
新疆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于2020年8月成立。学院面向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等前沿性领域,优化人才培养环境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,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地。
一、人才培养目标
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聚焦未来革命性、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,以培养人工智能赋能下能源-生命交叉背景新工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,以精英化理念构建本-硕-博贯穿人才体系构建,实施全面选课制、本科生导师制、研究生导师组指导。
二、优秀师资队伍
聚合全校优秀师资组成导师组,已聘请来自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“天山学者”特聘教授3人,华南理工大学和中科院力学所的“天山学者”讲座教授5人,以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博士学位的优秀中青年校内导师13人。其中国家杰青1人,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。
自2022年起,学院每年将引进专任教师10人。
三、阶段性培养成效
学院按照精英化人才培养理念,现有本-硕-博在校生105人,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接近1:1,远景目标在校学生总数保持300人以内。学院成立两年来,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,其中获国家级奖项14人次、自治区奖项10人次、校级奖项25人次。2020级本科生英语四级过级率95%以上,英语六级过级率已超过32%;学生获批国家级、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4项。
2022年学院计划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2022级新生通过校内选拔的方式招收本科新生30人左右。
四、学院培养特色
学院以学生为中心,开展新工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。一是实施弹性学制与全面选课制,按照自身学习兴趣,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,采用“一人一策”的方式,以人工智能为赋能,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三大领域进行交叉融合,授予软件工程学位。二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每月开展学术交流。通过举办博达未来科技论坛学术讲座(每学年16场以上),帮助学生开阔眼界,提升学术品味。三是选派优秀本科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,2021年共选派8名学生参加学术会议,3名学生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短期交流学习。四是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学院特色课程,本科期间全员参与科研项目,全程导师指导,在项目申报和学科竞赛方面给予倾斜支持。五是贯彻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模式,促进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机融合,为有深造意愿且符合推免条件研究生、直博条件者,在政策和名额上予以倾斜。六是通过短期国外访学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换生等方式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。